2016年,中国船级社共收集到国内航行船舶机海损事故53起, FSC检查中涉及滞留的船舶17艘次。通过对机海损事故和FSC检查报告的整理和分析,建议各位客户在船舶的经营管理中关注以下方面:
一、 事故分析及建议
(一) 机海损事故中碰撞、触礁和搁浅事故占比较高,且操作不当仍然是船舶机海损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建议船公司加强船员培训,提升船员综合素质和责任心,减少船舶机海损事故的发生。制定事故预案并加强演练,提高船员的事故处置能力。
(二) 火灾、爆炸易造成重大事故,产生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议船公司加强船舶安全管理,特别是机舱区域、油船和化学品船危险货物区域的安全管理,防范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建议化学品船公司和船员应特别关注船舶装载货品的各项特性,船公司可制定针对性的操作规程和防范措施,船员应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三) 航行安全
1、建议船舶应按照装载手册和稳性资料进行装载和配载,航行中通过雷达、测深仪等设备加强对航道及航行水域水深的观察,减少搁浅、触礁事故的发生。
2、建议船公司在船舶搁浅又成功脱险后应尽快在具备安全检查条件的情况下对船体结构进行检查,避免二次海损事故造成更大损失。
3、夏季汛期水位变化快、秋冬季大雾影响驾驶视线、沿海地区台风多发等环境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建议船公司加强船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岸基保障水平和恶劣天气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4、长江流域受夏季汛期洪水影响,水位变化较快,航道标志物容易发生变化,易发生碰撞、触礁、走锚等机海损事故。广东、福建沿海水域船舶密度大,航道繁忙,仍然是机海损事故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议船公司关注上述区域的船舶航行安全,并加强船舶的安全管理。
(四) 证书和文件资料
1、建议船东加强对船舶证书、报告的管理,防止证书、检测报告过期,并严格按照最低配员证书的要求配员。
2、建议船上油类记录薄参照MEPC.1-Circ.0736 -《油类记录簿》第I部分—机器处所的作业记录指南(所有船舶)进行记录(常见缺陷如:辅机更换机油未记入油类记录薄,人工收集的污油数量未记入油类记录薄等),保证油类记录薄的记录正确。
(五) 维护保养和操作管理
1、建议船公司加强对隐蔽处所敷设的电缆(特别是敷设在潮湿处所的电缆)的定期检查,对套管破裂、绝缘老化的应立即修复和更换。
2、建议船员加强滑油低压主机自动停车控制空气管路检查,定期进行滑油低压主机自动停车试验以及主机应急停车试验。
3、如船舶设备故障(液货舱压力探测故障、油水分离器电磁阀故障),且船上需岸基支持才能解决时,建议船公司将问题的汇报以及船东的回复留存船上作为证据。
4、建议定期检查和试验应急设备、防污染设备,熟悉应急防污染设备的操作,保证设备的随时可用性。
5、建议加强船舶备用电源的管理,用于无线电设备的备用电源不能随便挪用。
6、建议船舶修理应向我社申请修理检验,相关结构和设备如因修理进行了临时变更,应在修理完成后恢复原样。
7、建议船公司持续加强船员对各项操作规程的学习,确保船舶操作,特别是危险处所的操作规范、安全进行。
8、对于LNG运输及LNG动力船舶,建议船公司及船上人员高度重视安全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法规及主管机关的技术要求及管理规定,加强安全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保证船舶及人员的安全。
二、 FSC动态及建议
(一) 救生设备、载重线、消防设备、文件资料、轮机设备、电气设备等仍是近期FSC检查的重点,建议船舶营运中持续重点关注。
(二) 载重线、救生设备、消防设备、轮机设备、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滞留缺陷数量较多,例如载重线相关设备的严重锈蚀,救生艇及相关设备配备、存放和登乘缺陷,消防设备严重损坏和火警报警系统故障,应急照明或电源故障等在检查中多次被发现并提出,建议应加强船舶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防止船舶被滞留,影响船舶正常营运。
(三)近期多艘船舶因维护保养不足、设备技术状况差、管理混乱,多次在FSC检查中被滞留,影响船舶正常营运。建议船公司加强船舶的维护保养投入和管理,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船舶安全管理有序,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四) 载重线设备如风雨密门、舱口盖、通风筒、空气管、透气管等的技术状况是FSC检查持续关注的重点,设备的锈蚀和损坏容易造成船舶滞留,建议船公司加大维护保养投入,加强船员操作培训,确保船舶载重线设备技术状况良好,即刻可用。
(五) 近期海事检查机构对船上配备的文件资料如各类证书、海图、防火控制图、装载手册、稳性资料等关注的越来越多,建议船公司为船舶配备最新有效的文件资料,并加强管理。
(六) 建议拟航行滞留高发区域(如宁波、舟山等)的船舶,建议船舶提前做好接受FSC检查的准备工作。
(七) 建议船公司管理人员和船员熟悉船舶的技术状况和操作要求,接受FSC检查时及时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避免船舶无故被滞留。